建中CKMB官網  CKMB32後援會  回首頁  _  
關於我們 (建中樂旗隊成立簡史)
  

 

建中樂(旗)隊成立簡史之學生版

                                   建中樂隊第一屆學生劉力為敬撰

(劉力為老師 亦為現任 建國中學教師)

  • 本篇緣起:

我叫劉力為,是建中第37屆畢業生,也是建中樂隊(後更名為建中樂旗隊)

第1屆校友。民國88年,力為回到建中,擔任數學老師,於是去找了當時建中樂旗隊的指導教官石錦富教官自我簡介,兩人相談甚歡。後來力為又於民國98年起,擔任了建中樂旗班(第27與28屆)的班導師。

    今年建中樂旗隊已邁入第37屆,而退役後石錦富教官也回到建中擔任建中校友會的業務執行人,主編校友會刊物。基於對建中歷史的使命感,錦富教官請我寫下當下建中樂隊成軍的狀況,以做為建中歷史的見證。力為一聽到這個請求,先這樣想:自己在當屆建中樂隊只是一個小小的木琴(xylophone)手,並非幹部,又距離樂隊的核心非常遙遠,於是甚感為難,恐不堪其任。然而舉目四望,到目前為止,建中樂旗隊回母校任職的學生就我一人而已,於是只好不揣淺陋,將存在自己記憶裏的那些當年高中的狀況,以一個基層隊員的角度記錄下來,已期拋磚引玉,讓建中樂旗隊各屆的隊員們在往後的日子裏,也一起記錄下更多自己當年的回憶,以充實建中樂旗隊的歷史記錄簿。

  • 正文:

1.前記:

力為小學、國中到高中將近畢業時,都生活在所謂的「戒嚴時代」裏,當時國、高中的學生們更有所謂的「髮禁」,所以力為國中三年理的都是三分頭。但是比起男生,其實女生們更慘-她們理的是「西瓜皮」,後腦杓的下半部都有一部分要剃光,我真的覺得他們非常受委屆。話說民國70年,北一女中樂儀隊受邀到當時最大的邦交國南非進行遊行表演,為了這場表演,當時的她們被國家特許解除髮禁,當她們每個人頂戴著最新長出的長髮,最新燙出的各種活潑的新髮型,穿著醒目的樂儀隊制服走在南非街上奮力演出遊行時,畫面由當時的三台電視傳回國內,海內外的全國民眾看到了全部都沸騰了。

    這一段是我印象中是建中樂隊第一任教官朱筑寧在樂隊成軍後對我們說的。北一女表演後回國後,當時台灣正在召開「國建會」,邀請全世界各地的海外學人回國商討國家發展事宜。這些回國的學人有很多是建中校友,看到北一女如此出鋒頭,於是去找當時的建中校友會長,立法委員洪文棟醫師(歌仔戲教母楊麗花的丈夫)陳情:「北一女樂儀隊如此風光,為什麼身為台灣高中之首的建中什麼都沒有?」,於是洪會長首肯開始籌劃於下學年成立建中樂隊。

民國71年9月,剛考進建中,被編入自強樓121班的力為,猶如現在的那些高一小學弟們那樣,興奮地到處逛社團,接受學長們熱情的招攬。後來因為我小學有吹梆笛的甚礎,先加入了國樂社,後又因能唱高音,也被招攬進了距國樂社很近的合唱團,開始了具有練唱就可不參加升旗特權的合唱團生涯。

    10月初,力為考完高中的第一次段考,僥倖考進了121的前10名,然而,這卻是建中生涯的一個大轉捩點。10月中的時候,有一天學校宣布,高一每一班第一次段考的前10名同學(共330人)請到活動中心三樓集合。

    然後就由日後的樂隊尤金順教練主持(當時還不認識)建中樂隊成員的選拔。從101班開始,共分三輪。第一輪先看身高,身高不到170cm的同學先直接請回,淘汰了很多同學;第二輪的時候測驗是節奏感,又淘汰了一些同學。最後一輪是看走路姿勢,有一些走路儀態教練不滿意的同學們最後遭到了淘汰。

    然後,朱筑寧教官就宣布,你們剩下的同學,就是建中樂隊第一屆的學生。高二的時候,原建中管樂團的同學也將併入新成立的建中百人樂隊裏。然後就解散了。當時的我還渾渾諤諤的,不知道這些是在幹什麼,以上所說的這些都是後來回想出來的。

    高一下的某日,我們又被全員召集,朱筑寧教官宣布了我們即將被徵召,於暑假接受密集的管樂與行進訓練,然後參與今年10月10日總統府前國慶閱兵的遊行表演,我們的訓練成果將透過三台電視呈現在全國人民的前面,請大家要努力,千萬不要丟了建中的臉。當時的我正想在將來高二合唱團Tenor的位置上一展身手,於是便舉手跟朱教官說:「我是合唱團的,過去沒有任何管樂基礎,也沒有興趣參加建中樂隊。」朱教官是這樣回答我的:「你們是被學校『徵召』來參加建中樂隊的,沒有拒絕的權力。如果想退隊,得先記一個小過再談。」國、高中時代的我,視榮譽如命,於是就服從了。在這次集合後,尤金順教練又幫我們做了一個左右手打拍子的測驗,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在篩選將來要走在最前面的打擊組成員。過了不久我被告知自己被分到打擊組,然後每週都要接受一些基礎的打擊訓練(練習方法一直保留到現在)。高一下即將結束的時候,我接到命令,因為我與周志隆同學會彈鋼琴,所以被分到了同時需要會音樂與打擊技巧的木琴與鐵琴。

    升高二的暑假即將開始前,學校宣布我們要準備長期的換洗衣物,集體南下桃園縣的新坡國小進行訓練。臨行前,當時的黃建斌校長帶著另一位穿西裝的人站在我們面前,校長說:「首先我們要感謝我旁邊站的這位桃園縣新坡國小的戴校長,他的公子也是我們建中樂隊第一屆的成員。在出發前,校長要說的是:你們是第一屆,沒有學長的指導,更沒有失敗的機會,因為開學後不久的10月10日就要驗收成果了,一定要加油。」。這時有隊員舉手問校長:「請問我們何時可以回台北?」於是校長就很悲壯地說:「一定要加油,沒練好你們就不要回來了。」

    到了桃園新坡國小後,就開始了非常密集的魔鬼訓練,我們早上7:00起開始行進訓練,100人分成10列,一開始每列10人一起扛著一根長竹竿訓練對齊與步伐,教官以帶兵的方法帶領我們走出隊型,左轉、右轉,直到我們都能用餘光自動看齊為止。到了下午進行分部練習,然後晚上進行全體合奏練習。

    就在這樣日復一日,反復練習之後。很快地,早上的行進練習就成改成背著樂器吹著樂曲前進,也就是學弟們現在說的「走圖形」。我記得升高二暑假練的曲子是Roman Opener,我們第一次看到背著「三音鼓」前進的樂隊隊伍-尤金順教練一直說這是我們隊伍的「秘密武器」,這個「武器」由當年183公分的金克恕學長來揹,而我的身高當年176公分,與176.5公分的周志隆同學在左右各揹著雙手各持一支琴搥的木、鐵琴左右供衛著三音鼓前進。

    開學後樂隊同學幾乎沒上什麼課,常處於練習狀態。我後來有時候會稍微質疑學校的用心:找每一班前10名是因為我們自己會唸書,可能不需要老師教;暑假去桃園新坡是因為怕我們之中有人會有遲到、早退、請假不來的麻煩。不過,後來第一屆建中樂旗隊成員真的還產生大量的國家精英人才。

    快表演的前三週,我們就穿上表演的服裝到了中正紀念堂進行最後的練習。還沒開始表演前,就聽到旁邊的圍觀群眾說:樂儀隊是女生玩的,男生穿制服真像葬儀隊。我記得我們是在憤怒的情緖下開始了Roman Opener的中正紀念堂初登場。我還記得金克恕的三音鼓一敲,在附近也在練習的三校(北一女、中山、景美)樂儀隊的走位步伐就立刻亂了套,這讓我們感到非常地解氣。

   10月10日當天,我們從成功高中出發,沿著中山南路、忠孝西路,重慶南路到總統府前表演。這一次的表演在電視機前驚豔全國,也奠定了日後一切比賽獲得各方重視的基礎。

    從國慶日後,我們就常獲得許多單位的遊行表演邀約。到了高二下,我們參加了省賽(就是現在「全國音樂大賽」的前身),並且就此到現在完全取代了原先的冠軍北一女中。

    等我們要升高三時,尤金順教練說建中樂隊第二屆沒甄選到能背得動木琴的學弟,請我高三時再走一次國慶。高三時因擔心課業,練習時不夠盡力練體力,所以表演後將木琴揹回學校時神情辛苦,幾乎口吐白沫,結果畢業時,當時的訓育組長就請黃校長在畢業典禮中頒發給我一個「最佳服務獎」。然後我的木琴就從第三屆起,從此退出了遊行的隊伍中。


  • 後記:

    根據我的了解,建中樂(旗)隊是我們第一屆開始,連續17屆省賽冠軍,而確立了「台灣No.1」的標誌,然後就受邀進軍國際,又不斷地在國際的室內音樂比賽與室外的marching band比賽中屢創新猶。所以我們第一屆應該算是篳簬藍縷的開山始祖鳥。

    其實三音鼓的金克恕和我本人都留有一些當年練習留下來的傷害。金學長畢業後參加大量的打擊樂團,然而後來卻因為「腰椎移位」的病病必須離開。而我則這幾年因身高縮減去檢查,發現腰椎的第二、三節與第四、五節都有遭到擠壓的現象。在這裏我還要記錄一下我還記得的我們這一屆各組領導的名號。橫跨吹管、打擊,又橫跨一、二、三等三屆的鄭時鏵同學,他同時也是畢業後回來支援學弟們演出的始祖鳥。小喇叭:徐金源,豎笛:徐世瑋。長笛:林長青、林束昇。打擊:方英哲(組長)、江渝。Tuba:商禹。

    當年建中樂隊的學生是非常受到尊敬的,現在雖然成為普通社團,然而每年的學弟們仍然不斷地刷新學長們的紀錄,造成了非常好的循環。

最後,力為以學長的身分,敬祝建中樂旗隊

    萬年長青!永遠在世界的尖端!



Apycom jQuery Menus